国宝知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献声解读,聆听国宝背后的文明故事。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龙是达观天下的底蕴气魄。
龙嘘出一口气,顷刻间,那气化作了飘逸的云。虽然云本就柔软华美,然而,在龙的驾驭下,它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神秘。
在匠人的能工巧作之下,石头、金属被赋予了神采气韵,承载着国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观念,沉炼千年,我自岿然。
气势
唐 鎏金铁芯铜龙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有别于明清孔武有力的形态,盛唐气象之下,龙的姿态分外灵动洒脱。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鎏金铁芯铜龙,龙身细长,两只有力的前脚紧扣地面,龙头与上身呈“S”型,龙嘴张开,露出牙齿和弯曲的龙舌,两只圆睁的双眼直视前方,龙角紧贴头部向后伸展,龙尾从高高上扬的后肢处反折向龙头上方。龙头和龙爪刻划细致入微,龙身塑造流畅简洁,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
龙的形象成熟于汉代,盛于隋唐时期,这件鎏金铁芯铜龙可谓经典之作。龙以曲身飞舞从天而降的姿态,给人以轻盈愉悦之感,而又不失大气磅礴的非凡气度,将龙这一现实中并不存在的虚构神灵动物做的活灵活现。好似一不留神,这龙便要飞天而去。
韵味
千年过去,风云已经万变,飞龙神色不改。侧耳细听,但觉泠泠龙吟,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响。
青州龙兴寺背屏式造像上的倒龙吐莲花 现藏于青州博物馆
同样自千年前而来的龙兴寺造像上的飞龙却没有这般幸运。
龙兴寺被毁于明初,寺中佛像因此被深埋入地下。1996年在遗址中发掘出北魏至北宋时期的各类佛教造像400余尊,惊艳世界。然而大部分造像被破坏得十分零碎,大者超过一米,小者只有几厘米,大大小小近百块碎片才能拼合组成一件佛像的身躯。
聚散、离合,却无法掩埋惊世之美。人们醉心于造像面部的“千年微笑”,同样为造像完美的线条、精细的雕刻、华美的敷彩赞叹。在一尊尊造像面前,人们发自内心地赞叹:“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龙兴寺造像也因这样一句赞语,从审美被推向了世界观的高度。在这里,龙的形象都别具韵味,富含哲思。
“龙吐莲花纹”在青州龙兴寺背屏造像中多有出现。龙头在下、龙尾在上的身形结构颇为独特。而龙纹与莲花纹相结合,主尊佛两侧各有一倒龙口吐出莲花,其上承托胁侍菩萨的形式,也极具审美价值。
姿态洒脱的龙,口中吐出莲花,承托出一个新的世界,大有“一花一世界”的哲学韵味。
天下
变与不变,是世间万物所共同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对龙文化的探寻,或许能让我们就此得到不一样的启发。
唐代文学巨匠韩愈,以文辞清新脱俗、思想深刻著称。他的《马说》广为人知,与之并称“杂说四篇”的《龙说》却相对鲜为人知。文中通过对龙与云关系的描述,巧妙地寓意了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依赖,深化了对于个体价值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理解。韩愈写龙与云,实则是在说天与人、个体与环境。
天下,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代表了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正如龙能够掌控、创造出其理想中的环境,以“不变”的定力去应对外界纷繁复杂之变,敢想敢拼、无惧创新,这又何尝不是作为“龙的传人”的底蕴与气魄呢!
物现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放眼文物、非遗、民俗等在内的大文化,特别是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书法、绘画艺术等优秀门类,策划推出数字化融媒体内容产品:《物现文明》。以文物叙事借书法畅怀,承华夏之文脉,识文物,习汉字,尽现文明之光!
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
支持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总顾问:连 辑、单霁翔、苏士澍、王 巍
总策划:张筱曼、一 言
片名题写:苏士澍
特邀配音:任志宏
执行策划:孙 怡、王菁菁
责任编辑:邓莫南、彭 锋、韩 丹
撰 稿:孙 怡、王菁菁
策划编辑:刘迪琛、段旭琪
排版编辑:刘梦迪、张金梦、李唯嘉、尹艺珊、李天琪、王 轩
美术设计:刘 鑫、张萦允
视频合作:动画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