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知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著名主持人任志宏献声解读,聆听国宝背后的文明故事。
“龙之为物,能合能散,能潜能见,能弱能强,能微能章”。
龙是游刃有余的好心态。
龙能聚合祥云而来,也能瞬间散去;它能潜伏也能显现,能显软弱也能显强壮,能变得微小也能彰显庞大。
龙在中华文明中既是一种神秘的信仰象征物,又是一种文化符号,贯穿于历史、文学、艺术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神隐多变、游刃有余……龙,既可以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也可以是余音绕梁的喜乐所在。
灯影
正如“俗”不等于“俗气”,走进大众娱乐视野并不意味着龙在“自降身段”,文物能助我们一窥端倪。
清 “飞龙戏莲花宝鼎”皮影 图片来自《龙耀水立方 喜乐过龙年》展览
譬如这件清代“飞龙戏莲花宝鼎”皮影,由整张优质驴皮刻画而成,37厘米×67厘米的大尺寸,殊为难得。它所描绘的是龙在水浪惊涛与山石竹林之间蜿蜒穿行,其间杂有莲花、莲籽、兵书和丹炉宝鼎;丰满的画面加上丰富的内容,渲染出一片威严幻妙的意境:圣洁而通俗,高远又空灵。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皮影戏,身兼“世界最早动画”“电影之祖”等美誉。作为中国人眼中的瑞兽、神兽,龙化身为皮影戏中的主角理所当然。它通常会被塑造得威武霸气,上天入海、无所不能。而无论戏台是富贵华丽还是平民草根,在皮影艺人手中,龙的每一次互动、每一种风姿,都在为看客打开遐想联翩的大门。
白驹过隙。如今,这件已然成为文物的皮影,更多是以静谧优雅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但也并不妨碍我们对昔日的遥想——看,台上灯影绰约、热火朝天,充满神秘力量的龙穿行而来、呼啸而去,它舞动的惊涛水浪,寓意“平正在,歪斜去”,正本清源,美好即将发生。
台下聚精会神的观众,显然已被有趣的剧情、独特的唱腔所深深吸引。看的是戏,品的是情,开怀之间,最简单的快乐也最纯粹。
仪式感
再来看一件明代凹眼龙头面具。谁说古人就不会有“假面舞会”?只不过他们的讲究,很可能比现在我们想像得更加“高级”。尤其当有了龙的出现,意味着这场众乐的“邀约”对象直指天地,“天人合一”,这是专属中国人的仪式感与浪漫情怀。
明 凹眼龙头面具 图片来自《龙耀水立方 喜乐过龙年》展览
凹眼面具大多用于祭祀舞蹈表演。所谓凹眼,即在面具眼睛的部位挖洞掏空,以便让表演者更好地看清前方环境。这件明代凹眼龙头面具系木质结构,巨大、坚实、沉重,但手握却又有着恰到好处的平稳感。它的应用场合是盛大仪礼或应景节日中舞落地龙。使用时,龙头舞者双手握此面具时进时退、忽高忽低,前冲、回首,与龙身龙尾的舞者搭档配合向前,甚是生动活泼。
多变
在漫长的文化传承发展中,龙成为中国人的集体标签,也成为公认的吉祥之物。于是,木雕、绘画、面具、皮影、刺绣等艺术品都成了龙的“载体”,抒发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质朴的追求。
大快也好,畅意、窃喜也罢,娱乐本就是种态度精神;物的留存,使过往与记忆重新染上色彩……于是我们看到,祥龙安在,欢笑依然,生龙活虎,就如烟火气里开怀着的你我。
物现文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放眼文物、非遗、民俗等在内的大文化,特别是承载着中华文明基因的书法、绘画艺术等优秀门类,策划推出数字化融媒体内容产品:《物现文明》。以文物叙事借书法畅怀,承华夏之文脉,识文物,习汉字,尽现文明之光!
主办单位:国家文物局新闻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博”数字文化艺术博物馆
支持单位: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
总顾问:连 辑、单霁翔、苏士澍、王 巍
总策划:张筱曼、一 言
片名题写:苏士澍
特邀配音:任志宏
执行策划:孙 怡、王菁菁
责任编辑:邓莫南、彭 锋、韩 丹
撰 稿:孙 怡、王菁菁
策划编辑:刘迪琛、段旭琪
排版编辑:刘梦迪、张金梦、李唯嘉、尹艺珊、李天琪、王 轩
美术设计:刘 鑫、张萦允
视频合作:动画道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