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航天下——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印记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11:39
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11:39
正在加载

展览时间:

2023年5月18日至8月18日

展览地点:

福建博物院2、4号展厅

展览介绍:

展览由国家文物局、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指导,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物局、福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联合主办,福建博物院承办,联合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35家文博机构,展出295件(套)海上丝绸之路相关文物,紧扣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从文化与美学的角度解读海上丝绸之路,用典雅大气的艺术氛围烘托重点文物,展现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链接沿线人民福祉、共同缔造美好生活的航线,也是各个文明间彼此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载体,肩负着全球互联互通的使命。展览中还以“福”作为文化基因彰显福建、福船、福文化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作用,立足福建,讲好福建故事的同时,从国家海洋文明的层面串联古今文化时空,带领观众感受海上丝绸之路在人文和精神层面的传承和延续。

展览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碧涛帆影”先阐述海上丝绸之路的总体概念,以及以福船为代表的先进造船及航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随后通过对包括郑和下西洋等重要历史事件及沿海水下沉船的展示,揭示这是一条友好邦交之路、一条互通有无的互惠之路。第二部分“东方雅集”侧重中华文明自身雅韵和深厚积淀的对外辐射,以瓷器、丝绸、茶叶三大类展品为主。第三部分“远来物华”主要讲述海外舶来品与中国海纳百川的气韵相融合,为中华文化注入新的艺术生命力。主要展示香料、玻璃器、波斯釉陶等。第四部分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分艺术审美和宗教思想两个层面来讲述因彼此交融所带来的和合共生、美美与共。最后以新时代新丝路的新面貌作为展览总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十年间,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幸福新航路”展现出沿海地区和重要港口的新建设、新发展,“一带一路”沿线人民走出了一条更加和谐、更加文明的社会与自然融合发展的道路。

该展览以“海上丝绸之路”的不同文化内涵为切入点,形成镜像,彼此交相呼应,结合主题引入法门寺博物馆、明鲁荒王陵、明梁庄王墓、海昏侯国遗址,以及黑石号沉船遗址、“南海一号”沉船遗址、“碗礁一号”沉船遗址、大练岛宋元沉船遗址、圣杯屿元代沉船遗址等全国知名文博IP的精美文物,并重点推出国家博物馆和故宫收藏的瓷器精品,以及沿海各省市的代表性文物,观众在饱览物华之美的同时,还可体味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融之美、文明互鉴之意义。

重点展品介绍:

1.五代 孔雀蓝釉陶瓶(福建博物院藏)

陶瓶出土于五代闽国王后刘华墓室之中,共有三件。其体量巨大、形如橄榄,颈肩间有四个环耳,肩腹部饰四道粗绳状堆纹,通体散发着碧蓝晶莹的光泽。该类蓝釉陶器产自古代西亚及中亚地区,一般用于盛装油、香水、饮品等液体类物质。

2.宋代 定窑白釉划莲花纹钵(福建博物院藏)

这件定窑产的白釉划莲花纹钵,口径为28.60厘米,高度为14.30厘米,通体施白釉,刻划莲花纹进行装饰,属定窑白瓷中的精品。

3.宋代 建窑黑釉酱斑纹碗 (福建博物院藏)

福建博物院的宋代“建窑黑釉酱斑纹碗”,其碗口径12.4厘米、底径3.9厘米、高9厘米;束口,口沿外撇,内沿下有一道凸边,斜腹,圈足;内壁施黑釉色鹧鸪斑;外壁施黑釉,近底以下露褐胎,质地坚硬。惠洪诗中所提到的鹧鸪斑,有学者认为即此碗之纹饰,犹如鹧鸪鸟胸前的羽毛。此盏胎体厚重,造型敦厚古朴,系建窑所产茶盏中上乘之作。

4.唐代 越窑青釉八棱瓶(故宫博物院藏)

高22.5厘米,口径1.7厘米,足径7.2厘米

瓶直口,细长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敛,浅圈足。肩颈相接处凸起三道棱线,瓶身通体呈凸出八棱形,满施青釉,釉色青中泛灰。通过釉层的底部和露胎部分观察,可见胎体呈浅青灰色,胎质十分细腻致密。

此瓶造型、釉色等与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唐代塔基地宫出土的越窑秘色瓷八棱净瓶完全一致,都是当时越窑所产进贡朝廷的精品,其具体用途应为信徒从事宗教活动时洗手用的净水瓶。

5.明永乐 青花花卉纹八方烛台(故宫博物院藏)

高38.5厘米,口径9厘米,足径23.5厘米

烛台由上部烛插、中间连柱、下部台座等三部分构成。烛插、台座呈八方棱台式,壁弧形束腰,下部出沿;连柱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形;台座高而外底中空,上出平台,里侧有凹面以承烛泪。胎体厚重,采用分段拼接成型法。台座外底中间有涩圈,为装烧时用支柱垫烧所致,涩圈和足端处可见火石红痕。烛台内底均有3个品字形分布的小圆孔,因烛插里部釉的流动而封闭了小孔。里、外施白釉,釉面肥厚莹润。外壁青花装饰,自上至下饰十层纹饰,各层纹饰间以弦纹相隔。烛插自上而下饰蕉叶纹、回纹、变形莲瓣纹,下沿绘纹饰一周,因青料晕散严重,纹样模糊不清;支柱上饰锦纹,下饰缠枝菊纹;台座的平台内侧凹面饰海水波涛纹,外周饰变形莲瓣纹,外壁八面分饰折枝牡丹、菊花、茶花、莲花等花卉纹八组;足墙外壁饰一周回纹。青花装饰均使用进口“苏麻离青”料,色调浓重艳丽,纹饰绘画可见明显的晕散和铁结晶斑,迎光侧视或用手触摸,烛台表面有凹凸不平之感。无款识。

烛台是我国古代陶瓷产品中的传统造型之一,远在三国两晋时期就已出现,如青瓷羊形烛台、人骑兽形烛台等。明清时期,瓷烛台亦很流行,这类烛台上部多呈或浅或深的碗状,有的还装有蜡扦。而明代永乐、宣德时期(1426~1435年)的八方烛台造型则源自模仿西亚伊斯兰地区的铜烛台而成,其形制与我国传统烛台迥然不同。此器为永乐时期制品。

6.汉代  鎏金铜薰炉(齐文化博物院藏)

高14.3厘米,口径9.7厘米

通体鎏金。弧形盖,顶饰一环钮,周围透雕盘龙两条,首尾衔接,龙身卷曲盘绕。子母口,曲腹,腹部微凸起一周带纹,饰一对铺首衔环。柄形座,中部略凸,底呈圈足状。腹部有錾刻铭文,内容为“左重三斤六两今三斤十一两”。

7.汉代  鎏金银豆盘(齐文化博物院藏)

高10.9厘米,口径11.3厘米

弧形盖,子母口,曲腹,高圈足喇叭形铜座。盖上饰有三个铜兽钮,铆合,盖缘及腹部饰外凸的花瓣形纹,盖内壁刻“木南”二字铭文。

这件器物表面的花瓣纹极富特色,它是用锤揲法制作而成,与传统的铸造工艺有显著区别。一般认为金银器锤揲工艺源于西亚地区,其花瓣纹饰很可能也源于西亚的波斯等地。自张骞出使西域后,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之间的联系日益广泛地建立起来,这件器物应即西汉时期东西方世界广泛交往的物证之一。值得注意的是,该银器主体可能由西亚传入中国,但铜钮和铜圈足则符合中国传统的使用习惯,可能是传入后由中国工匠后配,这是汉代异域文化本土化的一种表现。

8.元代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梅瓶(上海博物馆藏)

高42.1,口径5.5,底径14,腹径24.2 厘米

小口折沿,短颈,丰肩,腹下部内收,浅圈足,足底无釉。外壁自上而下以青花绘制纹饰五层,依次为:杂宝纹、缠枝莲纹、缠枝牡丹纹、卷草纹、变形莲瓣纹。主次分明,繁而不乱。青花呈色青翠浓艳,可见铁锈斑痕,胎体细密坚致,造型丰满。土耳其托布卡比宫藏有与此瓶造型、纹饰都极为相似的梅瓶。国内江苏句容房家坝元代窖藏、江西高安元代窖藏、江苏南京江宁县沐英墓、沐晟夫妇合葬墓、湖北钟祥郢靖王墓都曾出土过元青花梅瓶,纹饰有龙纹、花卉纹、人物纹等。

9.唐代  马球纹铜镜(扬州博物馆藏)

直径18.5厘米、厚1.0厘米

1965年邗江县泰安乡金湾坝工地出土。

镜为菱花形,镜背纹饰是四名骑士,手执鞠杖,跃马奔驰作击球状;人与球之间衬以高山、花卉纹,显现出在郊外运动场比赛的情景。马球运动源于波斯,汉代传入我国,到了唐代,此运动十分活跃,深得皇帝和贵族的喜爱,是铜镜纹饰中的一种题材。

10.汉代  淡青色弦纹玻璃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藏)

高5.2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4厘米。

淡青色,敛口,弧腹,自腰下内收,小平底,腹中部饰三道弦纹,高5.2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4厘米。经检测为中等钙铝钾玻璃。

中等钙铝钾玻璃在印度、东南亚和广西都广泛分布。这件玻璃杯与广西汉墓出土的其他蓝色调玻璃杯有明显区别,其化学成分分布点与印度阿里卡梅度遗址的钾玻璃十分接近,器形也与该遗址出土的一件玻璃杯残件相似,因此判断其应是产自印度。

11.唐代  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双系瓷壶 (湖南省博物馆藏)

高22.2厘米,口径11.5厘米,底径15.8厘米。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

大口,圆唇外卷,短直颈,八棱形短流,三股曲柄,三股双系,筒形深腹,大平底。流及系下饰模印椰枣纹贴花,上涂褐色斑块。胎色米红,外施白色化妆土,没上化妆土的部分颜色青黄,形成鲜明对比。通体罩透明青釉不及底,釉面光亮如新,釉层薄、开细小片,釉色均匀,略有垂釉现象。器内轮制痕迹清楚,底足略修。模印处稍内凹,有窑裂。在窑址、遗址和墓葬中少有保存如此完整、釉面如此光亮的长沙窑瓷壶。

长沙窑是兴起于中晚唐的一个商业性瓷窑,长沙窑兴于中唐,盛于晚唐,衰于五代,窑址位于长沙市望城县铜官镇至石渚湖一带。中国史书上虽未见长沙窑的记载,在唐诗中却能觅其芳踪。唐代诗人李群玉(808~862)有诗《石渚》云:“古岸陶为器,高林尽一焚。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云。迥野煤飞乱,遥空爆响闻。地形穿凿势,恐到祝融坟。”诗中的石渚窑就是长沙窑。

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第一座彩瓷窑;首创高温铜红釉;第一个引诗书画艺术装饰瓷器的窑口;第一批由中外文化共同孕育出的绚丽之窑。长沙窑青釉褐斑贴花椰枣纹瓷壶的流及双系下分别饰有一串带果实的椰枣纹。椰枣树是阿拉伯地区特有的常见高大乔木。椰枣纹是长沙窑瓷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大量出现在长沙窑壶、罐等器物上,这是伊斯兰文明烙在长沙窑瓷上的印记被中华文明吸收和融合。此壶出自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海域“黑石号”沉船。黑石号为一艘晚唐阿拉伯贸易商船,沉没的时间大致在公元826年之后不久。1998年被印尼渔民发现,1998~2001年由德国公司打捞,以其出水地有大黑石而命名为“黑石号”。后来该船整体被新加坡圣淘沙机构收藏。

12.明代 永乐十七年“西洋”铭文金锭(湖北省博物馆藏)

长13、两端宽9.8、中宽4.6厘米,重1937克。2001年湖北钟祥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出土。

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 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铭文,表明此金锭金料是郑和船队第五次下西洋时在“西洋等处”购得。锭铭“八成色金”,与实测含金量83.24%相符;“伍拾两重”,实重1937克。

13.元代  金镶淡黄色蓝宝石帽顶(湖北省博物馆藏)

通高4.8、直径5.2、厚0.05-0.1厘米。2001年湖北钟祥长滩镇大洪村梁庄王墓出土。

该帽顶底座的覆莲瓣面上爪镶红宝石、蓝宝石、绿松石,座顶端“拴丝镶”1颗较大的淡黄色蓝宝石。

梁庄王朱瞻垍,明仁宗朱高炽第九子,明宣宗朱瞻基异母弟。梁庄王墓,是梁庄王朱瞻垍与王妃魏氏的合葬墓,随葬大量的金银珠宝次于定陵,随葬的金、银、玉器和珠饰珠宝种类繁多,制作精美,保存完好。其中珠饰宝石多达3400余件,文物用金量高达200公斤,用银量400公斤,用玉量800公斤。各种镶嵌的宝石有7000多颗,其中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金绿宝石等四大名贵宝石,产地都不在国内,可能来自东南亚,可能与当时郑和下西洋有关。

14.唐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鎏金团花银碢轴 (法门寺博物馆藏)

1987年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法门寺唐塔地宫出土。

银茶碾:通高7.1厘米,长27.4厘米,宽4.4厘米,重1168克。

银碢轴:轮径8.9厘米,厚2.2厘米,轴长21.6厘米,重524克。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捶揲錾刻成型,纹饰鎏金。通体呈长方形,由碾槽、辖板、槽座三部分组成。錾有鸿雁、流云、天马等纹饰,底有錾文:“咸通十年文思院造银金花茶碾子一枚并盖共重廿九两,匠臣邵元,审作官臣李师存,判官高品臣吴弘慤,使臣能顺”。辖板等处有刻文“五哥”、“十六字号”等字样。

银碢轴,浇铸成形,由执手和轴饼组成,碢轴中心饰莲瓣团花,纹饰鎏金,各錾鎏金蔓草纹,一端錾刻“拾柒字号”四字,轴饼有錾文,錾文为“碢轴重一十三两 十七字号”,饼面刻有“五哥”字样。

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银碢轴,是配套使用的碾茶器,用于将烤好的茶饼进行碾碎,这组茶碾出土于法门寺博物馆,是唐僖宗供奉的御用茶器具之一。普通茶碾有木质、瓷质,宋代《大观茶论》说“碾以银为上”,此茶碾为皇家用品,为“文思院造”。文思院为唐代宫廷的内廷机构,管理宫廷手工业作坊的衙门,归内库管辖,专为皇室制作金银工艺品。鎏金鸿雁纹银茶槽子、银碢轴均刻划有“五哥”,唐僖宗为唐懿宗第五个儿子,在册封皇太子前,宗室内都以五哥相称,这组器物是僖宗未即位前就使用的茶具。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