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

来源: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17:45
央视网 | 2023年05月17日 17:45
正在加载

博物馆:

安徽博物院、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

展览时间:

2023年4月20日至8月13日

展览地点:

安徽博物院新馆二楼临展厅

展览介绍:

滚滚长江,延绵万里,沟通两岸及各干支流,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商周时期,在充分汲取中原青铜冶铸技术的基础上,立足于自然环境与本地文化传统,长江流域先民开拓创新,创造各自系统发展、极具地域特色的青铜文明。长江与黄河流域的青铜文明交相辉映、相互影响,共同建构了中国青铜时代绚丽辉煌的文化主体。长江流域青铜文明呈现多元融合的文化景观,是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文化特征的极好诠释。

安徽地跨江淮,长江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全省5个市12个县。商周时期,安徽地区作为中原和南方诸国的过渡地带,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先民们博采众长,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江淮青铜文明。作为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首批单位,为进一步推动联盟之间及区域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长江流域优质文物资源的整合与研究,安徽博物院联合四川博物院、长江流域博物馆联盟及全国近二十家文博单位共同推出“共饮一江水——三星堆·长江流域青铜文明特展”。这是安徽博物院弘扬长江文化、展示长江文明、讲好长江故事的一次有益实践。

籍此青铜文化盛宴,以飨观众。

重点展品介绍:

1.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商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包贴金面罩,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但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饰以黄金,其目的或许并非仅仅为了美观,应该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具有特定的功用。

2.铜人头像 商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方颐,粗眉,立眼,蒜头鼻。阔口,大耳,耳垂穿孔,颈较粗,前后呈倒尖角形。平顶编发,头发向后披,发辫垂于脑后,上端扎束。

3.铜人面具 商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铜面具是镶嵌、装置在相应的躯体或宗庙里其他物件上的,其功能是在祭祀仪式的作用下,让祖先亡灵降居宗庙的面具上,由面具代表祖先接受祭祀祈祷。而眼睛过分外凸的这一造型特征,可能与蜀人始祖蚕丛“纵目”的传说有一定关系。

4.铜眼形器 商

1986年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藏

三星堆青铜眼形器共71件,均出自二号祭祀坑。眼睛是古蜀人特别崇拜的对象,在古蜀人心中具有相当的神性。从巫文化的角度理解,古蜀人崇拜眼睛的文化心理,应当与认为巫师的眼睛具有能看见神鬼幽明的神奇功能这一观念有关。

5.卜甲 商晚期至西周

2001年四川省成都市金沙遗址祭祀区出土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藏

占卜是古代祭典中的一项重要仪式,卜甲是占卜活动的重要工具。古蜀人用钻(凿)的方式在龟甲的一面钻出不透的孔,然后用火烧灼此处,另一面就会产生裂纹(兆),再根据这些裂纹(兆)判断要卜问事情的吉凶。这种方式应该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