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的艺术风骨与精神传承——潘天寿纪念馆以研究的方式“记得先生”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2年12月21日 17:07
中国文化报 | 2022年12月21日 17:07
正在加载

小龙湫下一角图(国画) 1963年  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图(国画) 1963年  潘天寿

作为20世纪杰出的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潘天寿既是一座艺术高峰,也是一面旗帜,具有超时代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他所创作的“至大、至刚、至中、至正之气”的不朽之作,雄强奇崛、浩大刚正,其风骨劲朗、高阔明豁的恢宏巨构,如高峰耸立,独树一帜;在中国美术学院,“传统出新”的“潘学”思想深入骨髓,与“兼容并包”的林风眠办学理念汇流成源,成为中国艺术教育和而不同的大道正脉,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如何以研究的方式“记得先生”,以雅俗共赏的方式向公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展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画教学的薪火相传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作为潘天寿诞辰125周年的主体活动之一,“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近日在潘天寿纪念馆展出。潘天寿40余幅精品力作再次集中展出,包括《小龙湫下一角图》《雁荡山花图》《映日荷花别样红图》《雄视图》等经典之作。展览以原作和释读结合的方式,图像与文字、解析图并置,深度剖析潘天寿的中国画理法思想,帮助观众认识潘天寿绘画笔墨和构图的独特成就。

潘天寿曾经指出:“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正是试图向观众呈现中国绘画笔墨结构的精髓,从十个方面对潘天寿的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其中既包括对笔墨组合的细致阐述、对笔墨背后精神气骨与意境格调的阐发;也有对潘天寿构图特点的探讨,如对“黑白”的处理、画面气脉的起承转合、繁简疏密的节奏对比、中心边角的布置安排、款识印章的结构性作用;更有对潘天寿经典形式语言的解读,如“造险破险”“误笔误墨”等。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展览与潘天寿纪念馆常设展“潘天寿作品解析”不同,是以潘天寿学生张立辰对先师艺术的解读贯穿始终。张立辰196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亲聆潘天寿教诲。在从事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近60年里,他在自身实践中不断印证和参悟老师讲授的中国画理法,对潘天寿的艺术思想和教学主张进行了学理层面的思考和总结,并做了系统化的梳理和提炼,由此熔铸成兼具理论深度与学术高度的《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一书。

此次展览中,张立辰将其提出的“笔墨结构论”与潘天寿的作品相印证,一是强调笔墨的整体性,突出笔墨与构图之间的关系所在;二是突出师生的传承授受。展览现场仿若师生对谈,答问解惑,呈现中国画笔墨与构图的内核。观众不仅能在现场直接观摩原作精彩的笔墨线条,更有书籍详解、展板解读与视频解析等,以多元、多种方式展现一堂真正的美育大课。

比如《小龙湫下一角图》,一般画小龙湫,多喜画悬空直下的飞瀑,潘天寿却自出机杼,独取湫下一角,从一鳞一爪中来窥见全龙。而且幽深静穆,砯崖转石,构成“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新奇意境,反觉比正面描写更引人入胜。画面中水石花草布置得很有层次,下部涧水流出画外,花露半株,见其深而无穷;上部藤蔓抱石,离披下垂,见其高而无极,从有限显示了无限,全幅以一水斜贯中间,主题很突出,实而又虚,变化中复见统一。在画面构图方面,《小龙湫下一角图》充分发挥了方形画幅的饱满和紧凑。

微风燕子图(国画) 1961年 潘天寿

微风燕子图(国画) 1961年 潘天寿

在《微风燕子图》中,双燕的处理也极其巧妙。两只燕子左低右高,一前一后紧密相连,起到了很好的“势”的收拢效果,所以“合”的部分结实而严谨。燕子还接过右侧的款所传递的“势”,将之递给下方的柳树,同时又在左上角分割出了一个与右下角相对应的较实的空白,因此,燕子的这个高低排列组合对这张画气势的起承转合、边角经营都起到作用。

而潘天寿画作构图中的另一个特点“倚斜撑持”,则典型地体现在《雄视图(一)》中——上宽下窄的巨石岌岌可危,似乎要向右倾倒。为了让这种险峻的造景保持平衡,画面有几种处理方式:一是画幅右边上方的松枝从画外延伸进画面,浓密遒劲的松针,让人不禁联想到画外那高耸入云的苍松,松枝又与向右倾斜之势的巨石相连,似有一种强劲的力量将巨石支撑住;二是巨石上深浅不同的两只秃鹫,一只微微俯身,视线向左下方望去,另一只则扭过头来,也在向左张望,这向左的视线起到无形的向左牵拉的作用;三是画面的底部土坡长满苔藓,杂草丛生,是画面中的重要部分——整个巨石的支点,对画面的稳定起到相当大的作用。正是这三方面的共同作用,成就了这种寓动于静、寓奇险于平衡的造景方式,这正是潘天寿绘画中“造险破险”构图方式的完美体现:一方面造成奇险的局面,另一方面又将其矫正过来,归于平正。

通过对潘天寿作品的解读分析,张立辰将潘天寿强调的笔墨核心进一步总结为一种结构性的语言:“从局部的笔墨组合、程式化组合,到整体的章法布局、经营空白和起承转合关系,这个由局部到整体的系统就是中国画的笔墨结构系统。”

“深感中国画传承与发展任重道远,多年来潘天寿纪念馆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搭建桥梁,通过个案思考中国画笔墨的特质及如何在当代传承创新。”潘天寿纪念馆馆长陈永怡介绍,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纪念馆与中国画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记得先生”系列展便源于上述初衷。而此次展出的“潘天寿笔墨与构图研究展”也是这个系列展的延续,兼具专业性和普及性。展览所用解读文字与分析图均取自张立辰《潘天寿绘画的笔墨与构图》一书的精华部分。

作为一家小规模的名家纪念馆,近年来潘天寿纪念馆试图以小切口的学术研究带动名家艺术思想传播,不断思考着如何以长周期的艺术发展视角,来揭示名家对当代艺术的发展意义;如何回到历史的上下语境中,去理解名家大师所关切的艺术问题的来龙去脉,解析他们艺术方案的理路,解读他们艺术思想的高度,思考艺术本体的未来发展方向。“记得先生”系列展以及系列图书的出版,正是通过追问、回忆的方式,由张立辰、朱颖人、童中焘等这些曾经得到潘天寿亲炙的先生回忆自己受教的经历,还原潘天寿的教学体系,呈现中国画笔墨理路的演进过程。

在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沈浩看来,“记得先生”就是记得学院的文脉,记得学院的精神,记得学院的品格。“这个系列展以‘笔墨的传承发展’为主题,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的学生们为切入点,探讨中国画笔墨的特质以及传承创新的问题。在中国书画艺术中,笔线既是表现语言,也是技法载体,是艺术家主体情性和德性境界的外化,是中国画独特审美价值之所在。每年的‘记得先生’展都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画笔墨特质的教学和传承。本次展览以潘老的作品为基础,通过他的学生张立辰老师的分析讲解,体现师生间艺术理念的传承,展现笔墨精神在两代艺术家之间的授受传递。”

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表示:“潘天寿纪念馆建起来到现在有30多年了,30多年来我们几乎每一年都看这几张画,受这几张画的洗礼。一方面潘天寿先生以草木树石来孕养操守的清静;另一方面他超越了人格在草木之上的象征,而用中国人的笔法和力量直接表达人的品格,某种根植于草木的谛念与灵心,在潘先生的绘画中,还原成寂静而宏博的气息,汇聚起东方绘画最为感人的力量。硬和强、舍与雄,在这里被化炼成了东方民族至为珍贵的精神力量,因为他的丰质和力量,墨与纸被赋予了某种充满敬畏的内涵。”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