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中国名山凭什么能影响中国画坛?

来源:上观新闻网 | 2022年08月10日 15:38
上观新闻网 | 2022年08月10日 15:38
正在加载

黄山奇松、怪石、云海、莲花峰、天都峰、百丈泉……足不出沪,能赏黄山美景。8月9日,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尽写奇峰——上海中国画院藏黄山主题作品展”在程十发美术馆开幕。展览通过文献与院藏作品的有机结合,以社会人文的学术视角生动阐释了黄山与中国近代山水画革新的关系及黄山写生对海派绘画面貌的影响。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甄选画院画师27件黄山主题的作品,大部分创作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作品皆从黄山景色入手,如莲花峰、天都峰、百丈泉、百步云梯等;还有描绘黄山奇松、怪石、云海等特色景观的作品,如孙雪泥、陆小曼的《黄山烟云》,沈迈士的《黄山云松图》,应野平《排云亭远眺》,刘海粟《黄山立雪台晚翠图》,钱瘦铁《天都晓色》,胡若思的《黄山苍龙松》等。

黄山立雪台晚翠图  刘海粟  20世纪80年代

黄山立雪台晚翠图  刘海粟  20世纪80年代

展览用大量珍贵文献展示文艺界的写生活动对黄山旅游开发的开创之功。黄山写生是在旅游开发的社会背景下开始的。20世纪上半叶,利用节假日去周边风景名胜旅游,成为上海市民的一种社会生活风尚。居于上海的艺术界的同好们组织了“黄社”,创作了关于黄山题材的照片及国画作品千余幅,亦举办过多场书画摄影展览,并在以《申报》《良友》为主的报刊上进行宣传。

对于山水画家而言,也正经历着风景与摄影,写实与写生所带来的冲击与挑战。1935年《国画月刊》中的“中西山水画思想专刊”文献,就呈现了中国画家对中国山水画的突围与省思。

贺天健 天都峰莲花峰之间 1956

贺天健 天都峰莲花峰之间 1956

黄山因画家而声名大噪,画家也因为黄山而成就一段段艺坛佳话。张大千“三上黄山”,谢稚柳与张大千同游黄山之后的一年开始了山水画创作,刘海粟曾“十上黄山”。钱瘦铁对黄山的痴迷,通过文献与作品的并置陈列也得到了体现。1941年12月4 日至9日,钱瘦铁画展在大新公司四楼画厅展出,作品百余幅,很多都是描绘黄山胜景的,贺天健为此展专门撰文。

沈迈士 百步云梯 1960

沈迈士 百步云梯 1960

黄山写生从明末清初开始,有渐江的净简、梅清的奇崛、石涛的笔精墨妙。发展到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黄山写生带来了山水画面貌的出新,区别于明清以降四王摹古师古的笔墨程式。群体也由最初的黄山画派、新安画派,发展到海派,甚至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画家。地域性的不断扩大,使得黄山在山水画发展中成为一个特殊的符号。这种特殊的符号同时滋补了画家个人风格的形成,推动着整体山水面貌的改变。黄山题材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山水画走向新面貌的一个缩影,是山水画回归写生的一个信号。

应野平 排云亭远眺 1973

应野平 排云亭远眺 1973

开展当天,程十发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推出特别设置单元——互动体验区,给予观众现场发挥的自由空间,鼓励观众积极参与共创黄山新意境。在“乾坤大挪移”区域,每一个元素都取自本次展览作品,观众可以随意组合,形成一件自己构图的作品。通过互动,观众也体会到中国画创作中“经营位置”的重要性。

二楼展厅入口处,是“妙笔生花——画出你心中的黄山”创作区。这里有多种绘画工具供观众选择。如果画完觉得还不过瘾,也可以在活动场地选择不同款式的卡纸继续释放灵感。

展览期间,还将陆续推出“黄山追‘艺’之旅”活动。黄山奇景、传统绘画与观众更为亲近。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0月16日。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