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中国式的美学浪漫

来源:美术报 | 2022年02月23日 17:49
美术报 | 2022年02月23日 17:49
正在加载

任微音 雨中品茶 36×26cm 油画 1979年

任微音 雨中品茶 36×26cm 油画 1979年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位置变化划分而制定,指中国干支历法(农历)中表示季节变化的24的节令,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事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成果和智慧结晶。它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精神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重要的文化标志。

  民间流传最广泛的是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分别指立春、春雨、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对应的是四季,每个季节由六个节气组成,其中“四立”与“两分两至”形成分节,“四立”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季长短和谐统一。“四立”为始,“两分两至”为中间节点,“二至”即夏至、冬至,之后是小暑、大暑和小寒、大寒,气候冷暖变化递进。它在万物生长和起始循环中,形成了形式分明、和谐统一的美学结构形式。这种美学形式在生产生活中得到极致发挥,暗示事物有始有终、往返轮回,一年一循坏,一年一收获。提醒做事业的人需提前谋划、把握全局,什么时间干什么事,在客观规律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要充分珍惜时间、利用好时间,不可错过时机,懈怠了生产和生活。

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 28.2×29.5cm 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 夏圭 雪堂客话图 28.2×29.5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天文、气象、气候和植物生长规律指导农耕和衣食住行,发展农业生产。如常见的农事谚语:“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麦苗施肥和浇水,紧跟锄搂把土松。”“秋分到寒露,种麦不延误。”“大寒猪屯湿,三月谷芽烂。”这些谚语从春夏秋冬几个方面总结了不误农时,抓紧生产,逐步形成了劳动人民对人和自然的认识,总结经验,也体现了不违背时间秩序和自然客观规律,敬畏自然、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在气候变化中,合理利用自然、尊重生命,要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和讲究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中国现代社会已经从以农耕为主的国家向现代工业化国家转型,大面积的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减少,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温饱的物质化追求向精神的品质化转变,但是二十四节气依然没有因时代的巨变而被忽略和淘汰。老百姓利用气候变化和植物生长规律,天道和人道的感应关照和和谐统一,更加讲究养生之道。百姓会根据节气中的时间、气候特点和自身生长规律进行食疗,调养滋补身体,增强体质,达到康健祛病、延年益寿的功效。因此可以说,在现代社会,二十四节气的指导农事生产的功能逐渐向科学养生的功能转变和拓展。

  二十四节气除了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历来也都是文学艺术家喜爱的创作主题,中国古代就有数不胜数的围绕二十四节气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在不同季节不同节气中记录了当时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和情感,是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的升华和延续。如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人杜牧的《七夕》、五代画家巨然的《秋山问道图轴》、北宋画家郭熙的《早春图轴》等等,为中国文学艺术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注入文化的内涵,形成民族共同的精神符号。今后,它还可以与影像、新媒体等新的艺术形式结合,丰富文艺创作和百姓生活。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体现了自然的亘古不变的客观规律和生活智慧。自然客观规律的共同性,也使其具有了国际的普遍性和传播性。在现代社会高速的发展过程中,二十四节气在不同的社会结构中,会充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可以发挥不同的应用功能和社会作用,体现出永恒的生活美学和新的自然生机。 (黄剑武)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