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的第一个暑假,有“艺”思

来源:美术报 | 2022年08月22日 16:34
美术报 | 2022年08月22日 16:34
正在加载

“点亮古建筑”主题美术作业走进宁波奉化博物馆

“点亮古建筑”主题美术作业走进宁波奉化博物馆

今年暑假是“双减”后第一个暑假,也是2022版义务教育新课标全面实施前的一个暑假。孩子们怎样过得有“艺”思,如何在“艺术”实践活动启迪下,得到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长,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都期盼的事情。过好有意义的暑假,有太多可选项目。阅读活动,图书馆是盛夏酷暑中最好的去处;沉浸式看展览,博物馆教育是最佳场所;各类主题夏令营,是孩子们开拓眼界的户外活动。本期我们采访了多位中小学生、家长及美育工作者,看看他们是怎么艺术地度过这个暑假的?家长又是如何衔接好学校教育改革,陪伴孩子艺术地过暑假?

陈璟熹(杭州大禹路小学) 时间思维导图设计 指导老师:吴昕 宋雨晴

陈璟熹(杭州大禹路小学) 时间思维导图设计 指导老师:吴昕 宋雨晴

设计美化生活作息表

制定艺术假期行动清单

在“双减”与“疫情”背景下,学生居家自主学习随时变成常态。杭州市大禹路小学四年级的陈璟熹、尹柏雅在暑假一开始,便使用学习活动手册制定了自己的作息表,同时使用各种美术表现手法装饰美化《关于时间的思维导图》和《我的生活作息表》。“暑假里没有‘补习班’了,爸爸妈妈白天要上班,马上就要读四年级的我,要学会合理安排生活作息,让每天都能劳逸结合过得快乐又充实。制作本次活动手册时,我为了能设计出科学有趣的作息表,复习旧的和学习新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了梳理;为了让我的作息表更加有特色,我还美化了作息表,让它变得赏心悦目。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自己设计、执行作息表,逐步学会管理自己,让这个暑假变得更丰富多彩。”

每个孩子对假期的安排不同,假期的意义也不同。秉持倡导孩子们过自律、充实、艺术的假期理念,在假期的一开始,杭州海创小学的孩子们,就给自己定制了假期计划表,同时为自己的假期制定了艺术学习行动清单。让自己的暑假艺术起来,让生活有趣起来。如赏一处最美的景——孩子们带着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寻找一处最美的景,每个孩子发现的美景都不同。读一本最艺术的书——艺术书籍,能培养孩子的审美艺术,孩子们暑假走进最美书店,寻找最艺术书籍。有的孩子通过书籍,了解了一位画家,走进了画家的生活,有的孩子通过书籍了解奇妙的博物馆和博物馆里的艺术藏品,感受中华文明的恢弘与伟大,有的孩子通过一件艺术作品,感受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灵世界。看一场有意思的展览——海创的孩子们根据老师提供的暑期档大大小小40余个展览,提前了解展览内容,参观自己感兴趣的展览。画一幅我最想画的作品——暑假在家,孩子也用艺术的形式表现了自己的假期生活。孩子们选择的材料各不相同,表现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有的是用绘画的形式描画出了对炎炎夏日里的生活创想、自己喜欢的美食、感兴趣的物品、生活小故事等,有的则用手工的方式,制作出了漂亮的裙子,夏日里盛开的鲜花等。

倪睿、叶锡未、王一丁、温熙文、朱郁宸、袁可馨(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 Hello Art 博物馆项目化学习——良渚神徽纹寻宝活动 指导老师:林杨能

倪睿、叶锡未、王一丁、温熙文、朱郁宸、袁可馨(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 Hello Art 博物馆项目化学习——良渚神徽纹寻宝活动 指导老师:林杨能

博物馆里

探秘寻宝、策展办展

博物馆是一座大宝藏,有大量的知识、鲜活的实物,让孩子们去触摸,去感受,令孩子们有沉浸式的体验。博物馆学习,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孩子们在博物馆中学习知识、欣赏作品、主动探索,深入了解历史与人类文明,感受逛博物馆的乐趣。假期清单中,我们不难感受到孩子们假期的五彩斑斓,在博物馆里的探秘寻宝是很多中小学生必选项。

暑假期间,杭州市学军小学紫金港校区五年级学生倪睿、叶锡未、王一丁、温熙文、朱郁宸、袁可馨等带着研究问题,走进良渚博物馆,开启寻宝活动,在项目化学习中了解良渚神徽纹的造型、工艺、寓意等特点,尝试运用美术的表现手法,展现项目化学习成果,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播良渚文化。“我们通过‘KWL表’确定研究方向,想为神徽纹设计周边产品,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将产品带到他们的家乡,传播良渚文化。为此,我们从博物馆丰富的图文资料中领略神徽纹的文化。在讨论和分享活动中了解神徽文周边产品的设计要素。最后通过绘画的方式,绘制神徽纹周边产品的设计图,加深对神徽纹的认识。”

这个暑假,宁波奉化龙津实验学校2018级学生及国画社团成员们一直在为一件大事忙碌,他们通过走进古建筑实地考察,翻阅书籍探寻历史,用心创作描绘出心中古建筑。在美术老师庄莲冰的带领下,同学们或个人创作或团队合作,完成了数百幅作业,并精选出300余幅涵盖国画、版画、线描、儿童画、综合材料等艺术表现形式的作品,在宁波奉化博物馆为他们自己策划举办了“点亮古建筑”作业展。在观展后家长邬叠感叹,“参观完孩子们的作品,非常惊叹我们的孩子能画出如此充满创造力、想象力的作品。这里的每一幅画都蕴含着孩子们不同的内心世界。在双减的背景下,龙津学校让孩子们通过画笔把他们心中的古建筑展现得淋漓尽致。更是让孩子们在‘减负’的路上快乐前行!为龙津学校和老师们的用心点赞,我的孩子也是其中的小作者,在这次活动中,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激活甚至有了突破。”

陶优晨(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 品·东坡菜肴 超轻粘土作业展示 指导老师:王浩然 姚舒婷

陶优晨(杭州市育才外国语学校) 品·东坡菜肴 超轻粘土作业展示 指导老师:王浩然 姚舒婷

“艺”思“艺”启童年体验

暑假中全国各地还有不少美育工作者、师范生克服疫情防控压力、困难,组织大量有意义的儿童艺术活动。如,深圳美术教师邓瑛,带领20多位孩子及家长,深入到新疆喀什乡村,与塔吉克村民朝夕相处,实施大地采集——青稞活动,静静守候、仔细观察植物生长规律;与哈萨克村民面对面交流,写生表现等,城市儿童感受边疆人民生活。

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支教团队,先后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偏远地区,实施疫情防控下的线上线下、博物馆与学校相结合的2022年暑期“蒲公英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湖南湘潭博物馆举办“雅趣童年”儿童艺术展,共同构建学校、家长、博物馆和孩子的艺术活动,呈现社会美育事业蒸蒸日上的景象。其中,朱文智老师指导的儿童水墨画学习成果,得到侯令、谢丽芳等先生的高度评价,孩子们率性的表现深深打动了老专家。

北京的“1滴水·1世界 世界少儿科技艺术巡展”,广州的“声音——第五届‘杨之光杯’全国青少年创意美术双年展”,聚焦孩子与家长的视角,成为今年暑期特别火爆的“热点”。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的“儿童美育专项基金”,在上海、北京等多家美术馆、博物馆实施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儿童导览”活动,帮助儿童在图像时代和智能社会发展创造力、想象力,推动和普及当代的艺术修养。再如,张家界桑植六天写生夏令营,画寨子,画民族风,画思维导图、画打水仗,玩(游)什么就画什么,学生在先观察写生,再联想的过程中,体悟“自己的世界”。

上述暑期儿童艺术活动,也体现了关心学生身心健康,推动学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创新思维、提升能力、深化社会认知的“双减”政策目标要求,在全社会形成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