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赋能非遗发展

来源:中国艺术报 | 2022年05月17日 14:18
中国艺术报 | 2022年05月17日 14:18
正在加载

  前不久,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展改革委、教育厅、农业农村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包含了5个方面19条具体举措,提出“加强非遗相关学科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增设艺术学硕士点和博士点,支持在艺术学硕博士点下增列非遗方向。在职业学校开设非遗保护和传承相关专业、课程”。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天津大学设置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非遗学科发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近年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深入实施非遗传承发展工程,投入大量资金培育了很多非遗传承项目、培养了大批非遗传承人。可以看到,各地非遗项目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传承活力明显增强,传承体系逐步健全,非遗文化影响力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对非遗的研究、推介和传播工作还远远滞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非遗学科建设未能有效开展,尚处在尝试、探索阶段,非遗领域关涉庞杂,涉及艺术学、文学、民俗学、伦理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一时难以将其划归到某一传统学科体系中进行建设。从目前招收非遗方向研究生的高校来看,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中央民族大学在二级学科民俗学下招收非遗方向博士研究生。也就是说,目前开始招收非遗方向研究生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大部分不是统一在某一特定学科中开展,而是“见缝插针”,尚处在“无家可归”的境地。

  虽然非遗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在交叉中发展非遗学科有利于从不同视角观照这一新型领域的研究内涵和价值外延。但目前的学科体量与其应有的学科位置极不相称,亟待规范、提升、拓展与之对称的学科地位。理清其在现代学科框架下基本的学科属性、研究范畴和研究内容迫在眉睫。

  当前,在我国大力推行“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关涉诸多学科领域的非遗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文科”建设所倡导的学科交叉和跨界融通,是在原有学科交叉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拓展,也就是从学科交叉的边界处拓展新的研究领域,甚至新的知识领域。如果将非遗升级为学科或专业的位置,明确它的学科属性和学科门类,其教育资源、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必将发生质的变化。如果持续其“四处挂靠、无家可归”的现状,不仅会造成其应有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弱化和模糊,还会致使高等教育中本、硕、博教学体系的分散化和碎片化,严重影响相关研究人才的培养质量。

  非遗传承的根本在人,非遗研究的关键也在人,特别是年轻一代要发自内心尊重、喜欢、研究、弘扬非遗文化。非遗要“活”起来,首先要在年轻人心中埋下可以生根发芽的种子。长期以来,我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对非遗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上,对后续非遗研究人才的培养有所忽略,致使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滞后、薄弱、青黄不接,限制了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产出。实际上,研究成果的转化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促进非遗项目的推介传播,对其实现文化效益和市场效益双重价值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此,“新文科”建设对非遗教学研究工作无疑是一次“打散重组”的机遇,我们应尽快着手从实际工作展开。一是尽快界定非遗的学科定位、学科内涵和学科目标;二是逐步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非遗本科专业,增设二级学科非遗专业研究生点;三是提高非遗研究在各级各类社科项目中的立项数,加大对非遗专著的资助出版力度;四是利用各种媒介传播方式,创造性转化非遗研究成果,提高非遗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和竞争力。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