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与北京画坛的朋友们

来源:中国文化报 | 2020年12月28日 16:38
中国文化报 | 2020年12月28日 16:38
正在加载

松·菊(国画) 173×273厘米  1931年  何香凝 何香凝美术馆藏

松·菊(国画) 173×273厘米  1931年  何香凝 何香凝美术馆藏

近日,正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展出的“流水高山写新图——何香凝与新中国时期的北京画坛”展览,以北京画院和何香凝美术馆两馆丰富的藏品,向大众讲述了作为艺术家的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说不完的故事。

何香凝(1878—1972),出生于香港,原籍广东省南海县棉村,自号棉村居士,又号双清楼主,是中国近现代集社会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1903年,何香凝和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讨伐军阀等斗争,亲身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1949年后,她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毕其一生,何香凝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民族统一大业、为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海内外享有崇高威望。

少为大众所知的是,何香凝还曾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她的画作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而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又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厚重。

此外,如果将何香凝放置于近代美术史的语境之中,何香凝的艺术创作,尤其是晚年定居北京的创作,可视为近代中国美术史发展的一个特别现象。在何香凝横跨60多年的艺术创作中,她常往来于南北、东西,也因此与不同社会团体(“南社”“寒之友社”)、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的艺术家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和接触,从而为后人留下了一批精心绘制的“合作画”。画中可见,与何香凝合作的艺术家主要是活动于北京和江南两个区域,尤其以前者占多数,他们的名字叶恭绰、徐悲鸿、梅兰芳、陈半丁、叶浅予、齐白石……可谓构成了近代北京画坛的半壁江山。这样的“合作画”,其视觉意义已经超越一般意义诗书画的“雅集”。由此,何香凝美术馆与北京画院共同策划了此次展览,希望以近代美术史个案的研究视角,从“集体创作”的主题对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作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步入展厅,一层展厅的“画高人寿”单元展出了何香凝独立创作的26件精品,其中有最早创作于1910年的《虎》,彰显出何香凝的革命理想。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也能看到何香凝逐步转向古典水墨的审美,创作题材除延续狮、虎猛兽动物形象之外,古典山水及“君子”题材也成为创作主体,如《松·竹·梅》《山水》《绿梅》等。

到了1949年,何香凝来到北京参与新中国建设各个方面的事务。此后在北京居住生活期间,何香凝与北京画坛的交流十分广泛。二层展厅即呈现了何香凝与北京画坛艺术家的合作画,以及北京画坛艺术家的精品。这些作品既具有传统的笔墨意蕴,统一的面貌,亦不乏活力和生趣。比如何香凝、胡佩衡、吴镜汀等人合作的《踏歌图》《春山童趣》等,体现出传统审美与技法的集成,由此也反映出何香凝与这些画家在偏爱中国画传统风格上的一致性。

当然,因为何香凝的革命生涯,展览中不少作品也十分具有历史意义。1951年4月,由全国妇联、文联、美协、北京市文联联合倡导,举办“抗美援朝书画义卖会”。叶恭绰、徐悲鸿、梅兰芳、陈半丁、老舍、叶浅予、溥雪斋、胡佩衡、汪慎生、王雪涛10位先生为书画征集人,共征得由首都书画界、文化界、文物古玩界人士捐献的1500件书画作品,并于5月18至22日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义卖展览会,义卖所得全部捐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于采购药品等军用物资。何香凝积极参与书画创作,并有感而作《寄赠抗美援朝将士》诗,遥赠奋斗前线、保家卫国的将士们。此次展览中的《春壑云涛》《倚松读书图》就是其中的两幅,细看画作上也都印有“一九五一年抗美援朝书画劳军纪念”的钤印。

1955年6月,世界和平大会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召开,面对当时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新生的中国以怎样的面貌登上国际舞台,也是文艺界面对的一项课题。在郭沫若、廖承志等人倡议下,由14位画坛名家——齐白石、陈半丁、何香凝、于非闇、汪慎生、李瑞龄、马晋、徐燕孙、杨敏、王雪涛、吴一舸、张其翼、田世光和段履青,历时半月集体创作了巨幅国画《和平颂》,作为向世界和平大会的献礼,表达中国人民对守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更显现了传统中国画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这幅巨作也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呈现。

除美术作品外,展览还呈现了相关历史文献,包括有关何香凝革命、人生、艺术的历史图片及实物文献;摄影家牛畏予所拍摄的包括何香凝在内的9位艺术家肖像作品。这些珍贵的历史照片拍摄于上个世纪中期,是珍贵的视觉史料,并作为展览的组成部分,共同阐述出了国家、时代与艺术家的历史钩沉。

编辑:韩丹 责任编辑: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相关推荐